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河北省公布第三批疫情防控期间违法典型案件

2025-05-14 03:36:17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记者李建)1月31日,河北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疫情防控期间第三批哄抬物价、布第未明码标价、批疫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典型案件。情防

  承德市双桥区百姓平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哄抬价格案

  根据群众举报,控期承德市双桥区市场监管局对双桥区百姓平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所属药店进行现场检查。间违件经查,法典该公司所属7家药店存在利用非法手段哄抬价格,型案推动商品价格过快、河北过高上涨的布第违法行为。承德市双桥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百姓平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批疫罚款30万元。情防

  平乡县立钊超市未按规定明码标价案

  根据群众举报,控期平乡县市场监管局对平乡县立钊超市进行现场检查。间违件经查,法典该超市销售的部分商品未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平乡县市场监管局立即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依法对该超市处以2000元罚款。

  行唐县上碑大药房涉嫌销售“三无”产品案

  根据群众举报,行唐县市场监管局对行唐县上碑大药房开展现场检查。经查,该药房销售的口罩无法提供进货凭证,属“三无”产品。行唐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该药房存在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罚款。

  肥乡区春天药房涉嫌哄抬物价案

  肥乡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发现,肥乡区春天药房将0.98元/瓶购进的84消毒液,以6元/瓶对外销售。该行为涉嫌构成哄抬物价违法行为。对此,肥乡区市场监管局责令药房停业整顿,开展立案调查。

  内丘县顺康大药房未按规定明码标价案

  内丘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内丘县顺康大药房销售的部分药品未按规定明码标价。内丘县市场监管局立即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依法对该药房处以1000元罚款。

责任编辑:24
  • 中心 | 综合 | 文化 |
  • Add: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Tel:020-123456789

    | Copyright © 上海灼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底长啥样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水上运动与民族风情相融合 这项赛事将在乌江水域上演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投资动能强劲  【我们这些年俗】撰“联”  有得花、有得耍、有得吃,“三月三”展新颜!多彩民俗焕发澎湃活力  城湖共生的生态实践——看大湖治理巢湖答卷  消费者酒后沐浴摔伤 洗浴中心被判承担10%赔偿责任  新春走基层|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  舞剧《大足石刻》亮相: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  村子很“潮”:安徽归巢游子“唤醒”青山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  国家药监局:规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 《“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医保局:及时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  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  “宋元明清铜器特展”在纽约开展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舆情监测报告 出行体验、观影服务成吐槽热点  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有得花、有得耍、有得吃,“三月三”展新颜!多彩民俗焕发澎湃活力  福彩自助机闹市区随意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兑”形同虚设  号称“预防近视”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  青云智上 AI新视界  “三体”沉浸式体验落户多地,科幻在线下走进现实  【网络中国节】AI“复原”清明十二时辰 听千年春韵里的古今交响  有得花、有得耍、有得吃,“三月三”展新颜!多彩民俗焕发澎湃活力  聚焦“她”样精彩,法语活动月华南地区开幕  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8月29日启动  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南三集粹”未退费就关店  四川省消委会为充值会员讨说法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城湖共生的生态实践——看大湖治理巢湖答卷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一文Get  福彩自助机闹市区随意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兑”形同虚设  “和东坡·交个朋友”宴集发布,将前往美法日等国推介东坡美食  从九龙九凤冠看明代顶级高奢  2万元的“可喜安”治疗仪能治病?  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将在合肥举办  消费者酒后沐浴摔伤 洗浴中心被判承担10%赔偿责任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投资动能强劲  星巴克、Shake Shack等被约谈,存在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等问题  打传警示录  打传警示录  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  有得花、有得耍、有得吃,“三月三”展新颜!多彩民俗焕发澎湃活力  90后村支书为何频频“拿学历”